10月18日,第十六届中国青年科技奖颁奖仪式在温州2020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开幕式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万钢发表视频讲话,中国科协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怀进鹏,浙江省人民政府省长郑栅洁等领导嘉宾出席开幕式并为100名获奖者颁奖。我校留联会副会长朱继宏教授获奖。 中国青年科技奖至今已走过了30多年历程。在钱学森、朱光亚等老一辈科学家提议下,中国青年科技奖于1987年设立,每两年评选一届,每届表彰不超过100个名额。该奖项由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科协、共青团中央四家共同主办,自设立以来,先后近1500名青年科技工作者获奖,已有142人当选两院院士,80%成为各学科领域的学术带头人,一大批获奖者走上了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大型企业、国际组织、党政部门的重要领导岗位,为解决我国人才断层、助力青年科技人才进一步成长成才发挥了良好的激励、引领和导向作用。 中国科协主席万钢指出,做好第十六届中国青年科技奖评审、表彰、宣传工作,是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习近平总...
为进一步发挥归国留学人员的优势作用,助力融水脱贫攻坚,为融水教育事业发展做贡献,9月24日至25日,西工大党委统战部、留联会联合融水县教育局举办了第二届西工大-融水校园“科技周”暨归国留学人员校园行活动,在融水中学、民族高中开展“科技筑梦励志报告进教室”等系列科技帮扶送教活动。 融水中学、民族高中1000余名学生观看了西工大宣传片,对这所既神秘又向往的大学有了初步了解,孩子们既兴奋又激动。紧接着,归国留学人员西工大柔性电子前沿科学中心副主任、西安柔性电子研究院副院长官操教授,西工大柔性电子研究院、西安市生物医学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于涛教授代表西工大留联会分别向融水中学、民族高中赠送运20飞机模型。 官操教授、于涛教授结合自身的青少年生活、求学成才历程、海外留学经历、科学研究等方面,为融水中学、民族高中的学生们分享了四场科技筑梦励志专题报告,激励广大学生勤奋学习、积极进取,努力成为社会需要的优秀人才。在之后的“科技筑梦励志报告进教室”活动中,两位教授近距离与同学们交流,鼓励学生们积...
9月25日,陕西省欧美同学会(省留学人员联谊会)组织近百名海外留学归国人员,举办“百名海外留学归国人才进西咸”活动,就西咸新区人才创新创业就业、产业发展规划、项目建设、相关人才政策落地及服务等情况进行了深入了解。我校李祯教授、郑策副教授、黄盛副教授等教师代表学校归国留学人员参加此次活动。 活动中,留学人员先后参观考察了西咸新区规划展馆、泾河新城美科产业园、空港新城政务大厅、秦汉新城双创大街、沣东新城中俄丝路创新园、沣西新城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了解了西咸高新区的总体布局和各个新城的规划。并在座谈交流环节,西咸新区党工委组织部(人才办)以及西咸新区各新城党委组织部(人才办)相关负责人还分别为参会人员详细介绍了西咸新区投资环境及人才政策。大家也纷纷表示西咸新区是一个经济发展迅速,就业创业氛围浓厚的地方,特别适合就业安居。尤其是近几年,西安政策叠加优势明显,投资环境日益改善,越来越多的海外人才愿意来到西安发展,希望通过自己的力量引介更多优秀的海外人才资源选择西安,选择西咸新区。 (文章来...
近日,西北工业大学留联会副会长、航空学院郗恒东教授课题组在热湍流系统中大尺度环流反转问题上取得突破性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Reduced flow reversals in turbulent convection in the absence of corner vortices”为题发表于流体力学顶级期刊Journal of Fluid Mechanics(JFM)的Rapids专栏(J. Fluid Mech. (2020), vol. 891, R5.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7/jfm.2020.202),该专栏旨在快速发表流体力学领域中具有高影响力的短篇论文。该论文的第一作者为航空学院博士研究生陈鑫,第二作者为本科毕业设计学生王东璞(现在清华大学攻读博士学位),通讯作者为郗恒东教授。该论文西北工业大学为唯一单位。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专项资金的资助。 湍流结构的生成与演化是流体力学研究中极为重要的问题,它控制着湍流系统中物质,动量,能量的输运,也是湍流噪声产生的来源。瑞利-伯纳德热湍流系统是研究热湍流的一个经典模型系统。这个热湍流系统中存在一个重要的湍流结构---大尺度环流。实验观测到大尺度环流的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