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工大学子赴边疆地区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9-09 阅读量:

2025年暑假,我校青年学子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实践活动。其中,共有近200名学子以“青守边疆志”为主题,通过深入挖掘和宣传卫国戍边的感人事迹、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讲、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组织航空知识科普等活动,以实际行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民族团结、服务边疆发展,生动诠释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使命。

团结共绘同心圆 石榴花开映和谐

在祖国边陲,工大学子通过推广普通话、开展宣讲、走访座谈等形式感悟民族团结图景,在实践中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寻‘迹’筑梦阿克苏,肩擎青春耀边疆”实践队在新疆阿克苏深入社区一线,在当地开展“推普小课堂”,推普服务人数达150余人次。“拾遗云岭,织梦怒江”实践队赴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联合云南阳光公益在泸水市和谐社区——当地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开展“推普助力乡村振兴”主题活动,在语言互动中拉近各民族人民的距离。

“青向红河寻振兴,自梦兴疆润侨乡”实践队来到云南省红河县勐龙村,了解大山深处傣族村寨独特的风俗习惯与发展脉络,并就多民族聚居区的和谐发展与有效治理问题与红河县民族宗教事务局深入交流。

此外,多支实践团队在祖国的多民族聚居区了解了当地民族团结的情况,积累与民族工作相关的先进经验,并为当地民族事业发展建言献策。通过深入调研民族地区发展现状、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开展文化互鉴活动,实践团队不仅形成了数份有价值的调研报告,更搭建起高校与民族地区发展需求的对接桥梁,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深刻内涵。

边陲播撒强国种 教育为翼润边疆

西工大学子借助学校学科优势,给边疆孩童带去“三航”科普活动,为当地教育事业贡献青年力量。“钢铁长城·戍边薪火”实践队前往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借助全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内蒙古自治区集中示范活动开展契机,打造国防教育主题展区。活动过程中,共青团中央青年发展部部长岳伟一行莅临实践队展位,对实践队将国防教育与科学实践有机融合的创新做法给予充分肯定,勉励队员们继续发挥专业优势,在服务边疆发展中书写青春华章。

“文化润疆,生态焕新”实践队前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抵达哈拉峻乡谢依特小学,与在此服务的西部计划志愿者展开深度交流,深切感悟他们扎根边疆的初心与坚守的力量。实践队也扎根哈拉峻乡,精心设计并开展了涵盖多学科的多种支教课程,并开展“三航”知识科普。

“行疆筑梦”实践队走进霍尔果斯,在丝路社区与卡拉苏社区开展“三航筑梦·共同体同心”红领巾课堂,用生动的语言介绍母校在航空、航天、航海领域的成就。

产业发展求致富 感悟振兴新图景

西工大学子同时走进多家边疆地区企业,在产业走访中感悟边疆地区的高质量发展。“彩云之南探寻民族团结基因,强边固防贡献三航青春力量”实践队前往云南弥勒市,走访调研当地多家企业,与弥勒市城市规划馆、工业商务和信息化局座谈交流,全面了解弥勒高新产业发展现状、当地产业布局及存在问题,并结合调研情况,提出下一步合作建议,为弥勒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智汇边疆,能源铸剑”实践队深入特变电工新疆天池能源北一电厂、新疆天池能源露天煤矿等地参观调研,了解电厂在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以及基本实现生产运行自动化背后蕴含的先进技术水平。学习矿区从爆破、挖掘到装载、运输的各环节知识,深切感受到现代矿业企业“绿色发展”的责任担当。

忠诚坚守戍边志 哨所足迹印初心

西工大学子聚焦边防安全,与卫国戍边的战士们进行交流,领会强边固防对于祖国的重要意义。“工大志承军工魂,漠河行暖戍边人”实践队走进位于黑龙江省漠河市北极村境内的北极哨所,与战士们交流自己对社会实践的思考与感悟,战士们也分享了他们对祖国未来的期望。

“文化润疆,生态焕新”实践队在新疆哈拉峻乡采访边疆护边员们。聆听他们每日在崎岖山路巡逻,无论风雨从不间断的故事,真切感受到戍边人的艰辛与坚守,进一步增强了家国情怀和责任感。

下一步,学校将持续强化共青团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主力军作用,不断拓展实践育人体系的内涵与形式,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的熔炉中开阔视野、锤炼品格、提升能力,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努力培养具有“低调务实、兼收并蓄、厚积薄发、为国铸剑”特质的“总师型”人才,让青春在为祖国、为人民的奉献中焕发绚丽光彩!

(文:倪晓琪、崔文瑞、朱凯旋;图:校团委社会实践指导中心审核:佘磊磊)

上一条:九三学社西北工业大学委员会开展系列专题调研
下一条:西工大无党派人士李晓强教授牵头承担的国家专项项目顺利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