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走深走实,9月20日至9月21日,石榴园工作室组织50名各民族学生赴延安开展“培根育魂 石榴花开”主题实践学习活动。通过参观延安革命纪念馆、枣园革命旧址等地,以理论学习、现场沉浸式体验、聆听专题报告等方式,深化了各民族学生对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走向胜利的辉煌历史的认识,进一步强化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思想基础。



9月20日上午,同学们乘坐“到延安去—三秦学子圣地行”红色研学专列前往延安。在行驶途中,工作室在列车上精心设计组织了“火车思政课”,让原本的乘车时间变成了鲜活的思政学习时光,让同学们在移动的车厢中感受历史温度。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活动将延安精神与抗战精神有机融入实践全过程。在延安革命纪念馆,同学们通过“抗日战争政治指导中心”等单元,回顾了党中央在延安领导中国革命从战略防御转向反攻的艰辛历程。纪念馆中大量珍贵的展品生动再现了全民抗战的历史画卷,让同学们深刻感受到民族救亡的磅礴力量,深切体悟到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十三年峥嵘岁月中所展现的奋斗与辉煌。在王家坪革命旧址,旧址主任、文博研究员冉春媛以《毛泽东与毛岸英的家国情怀》为题作现场教学,为同学们讲述了毛泽东与毛岸英之间深厚的父子情。“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中蕴含的爱国与献身精神让大家深受感动。当日晚,同学们还观看了大型红色历史歌舞剧《延安保育院》,聆听了《歌声中的抗战精神》讲座。
9月21日,同学们在延安文艺纪念馆和鲁迅文学院旧址了解了延安文艺发展史、鲁艺的贡献、党的文艺政策变化及其在中国革命中的作用,深入理解了“艺术为人民服务”的深刻内涵。在枣园革命旧址触摸先辈足迹,齐声诵读《为人民服务》。在《张思德精神与<为人民服务>》主题授课中,领悟到那句“甘为人民奉献、甘为民族奉献”铮铮誓言的血脉深情。


大家纷纷表示,我们要以此次实践活动为契机,将延安精神融入到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奋进新征程。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丁柳伊同学表示:这趟秋雨中的红色旅程,是一次充电、一次淬火。活动中我意识到,延安精神从未远去。我告诉自己:前行的路途必有风雨,当我们拥有坚定的信念和强大的内心时,就一定能够走出属于自己的精彩道路。延安精神,不是封存于纪念馆的历史标本,而是照亮前行道路的永恒灯火。
化学与化工学院旦增欧珠同学表示:党中央在延安朝气蓬勃的辉煌十三年,极大地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今后,我要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让更多同学了解党带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这段历程和成就,让大家在历史的长河中汲取奋进力量。
生命学院许文柳同学表示:这次实践让我明白,我们各民族同胞的幸福生活是无数先烈用热血换来的。作为新时代青年,我更应该传承延安精神,把艰苦奋斗的信念融入学习与工作中,以实际行动扛起时代责任,让民族团结的石榴花在新时代绽放光芒。
生态环境学院古丽则乃·艾合买提同学表示:延安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崭新表现形式。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更应该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要继续传承和发扬前辈们的革命精神。
(文/阿拉帕提·艾尔肯 图/戴酩洋 审核/曹子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