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省政协十三届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在西安召开。部分政协委员结合工作实际和实地调研情况,就加快推动我省能源产业转型升级、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等方面进行发言,为实现“十四五”圆满收官、“十五五”良好开局,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陕西新篇章建言资政。
省政协常委、西北工业大学校友会副秘书长孙武斌提出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主要包括:一、构建制度型开放体制机制,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以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为牵引,建立RCEP企业服务中心全流程支持体系。建立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的“监管沙盒”机制,在生物医药、跨境数据流动等领域实施差异化监管试点。推行“智慧口岸”建设三年行动,实现关铁通、空铁联运等模式全覆盖。建立外商投资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确保外资企业同等享受产业政策、政府采购等国民待遇。二、加强要素配置枢纽建设,吸引全球资源在陕集聚。创建技术跨境交易服务平台,推动西咸新区成为国家级数据要素流通枢纽。实施中欧班列“长安号”、“数字赋能+绿色升级”双工程,建设数字金融综合服务平台,拓展中亚能源专列与冷链物流网络。建设西安机场第五航权航线网络,实现与全球前20大航空货运枢纽全联通,形成“陆空双枢纽”的国际物流体系。三、推动优势产业开放发展,塑造国际贸易新优势。强化科技创新开放协同,建设高水平国际联合实验室、海外离岸创新中心,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推进先进制造开放赋能,聚焦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等优势产业,支持龙头企业开展全球化布局和跨国并购,建设海外研发中心和离岸创新基地。
省政协委员、西北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尚学群提出要全力推动低空经济发展,加快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主要包括:一、加强政策顶层设计,下好低空经济发展“先手棋”。组建低空经济发展领导小组,制定陕西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成立低空经济专家委员会和专业技术委员会,提供政策建议和技术指导。组建陕西省低空经济发展集团,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和规模化发展。二、推动科技产业协同,筑牢低空经济发展硬支撑。依托西北工业大学、西安航空学院和陕西省职业技术学院等,组建低空经济学院,加强技术人才和应用人才培养。成立陕西省低空经济产业发展研究院,建立“研发-中试-转化”全链条成果转化平台,推动技术成果本地转化。三、创新行业管理模式,构建低空经济发展新生态。深化“省级统筹+市县协同”的空域分级管理机制,推行“一张网”数字化平台,实现低空飞行一窗受理、一网通办;构建“人-机-环”三维安全管控体系,实现飞行活动轨迹追踪与风险预警从“人防”到“智防”的跨越。四、优化产业园区功能,增强低空经济发展驱动力。支持省内各地区根据自身特点,打造各具特色的低空经济产业园区,带动零部件上下游企业集聚。支持低空经济与文旅、物流、农业等产业融合发展,完善多场景应用试点,推动多元化的低空消费服务类市场发展。
(来源:陕西政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