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并检阅部队。

9月3日上午,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来源:新华社 摄影:谢环驰 燕雁)

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方队接受检阅。(新华社记者 王建华 摄)
为弘扬伟大爱国主义精神和伟大抗战精神,凝聚团结奋斗的广泛共识,学校党委统战部组织党外人士代表齐聚一堂,集中收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现场直播。同时,省黄埔同学会副会长、民革中央委员、民革西工大总支主委王宇恒教授荣幸受邀在大会现场观礼。


观看结束后,激昂澎湃的情绪在现场久久回荡,全体与会人员心潮澎湃,纷纷表示要更加自觉地继承和发扬先辈们的优良传统,将抗战精神转化为立德树人、科研攻关、服务社会的强大动力,不断巩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与中国共产党同心同德、同向同行,为推进学校高质量内涵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汇聚磅礴力量,携手共创中华民族更加美好的未来。
党外人士观看大会感受体会:
民革中央委员、省黄埔军校同学会副会长、生态环境学院副院长 、教授 王宇恒:作为黄埔爱国抗日将领的后代,我有幸在北京天安门广场现场观礼,当整齐划一的徒步方阵走过天安门,我立刻就感受到了强军思想带来的深刻变革,体现了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新挑战下解放军从军事理论、技术、组织等多维度的体系性变革,首次亮相的新式装备,给人带来了大国重器所特有的震撼与力量,让我深切感知到近年来祖国在国防军事领域的长足进步。我深知血脉里流淌的是一份与国家民族休戚与共的沉甸甸责任。作为一名教师,我要把先辈在十四年浴血抗战中的爱国情怀和必胜信念,熔铸成新时代教书育人的精神底色。发挥专业优势,紧扣“双碳”战略、矿区生态环境修复等国家与区域重大需求,牵头攻关关键核心技术,助力新时代中华民族复兴伟业早日实现!
民盟盟员、航天学院教授 徐超:观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活动,方阵如山,战机呼啸,心潮澎湃,备受震撼。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作为航天工程教育和科研一线教师,我将牢记立德树人使命,依托学校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一流学科,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努力培养敢闯“无人区”、勇攀科技高峰的航天拔尖创新人才,用深耕细作托举航天强国梦想,持续为民族复兴贡献西工大智慧与力量。
民建会员、材料学院教授 王俊杰: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庄严壮观,充分彰显了我国国防建设的辉煌成就和综合国力的提升。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瞻远瞩,深刻阐释了铭记历史、开创未来的时代使命,令人深受鼓舞。作为科研人员,我切身感受到国家科技与工业基础的跨越发展为国防实力提供了坚实支撑,更加坚定了“科技创新是强国之本、报国之道”的信念。在工作中,我深知科研不仅要追求学术价值,更要紧扣国家重大需求,服务产业转型升级。未来,我将继续深耕材料设计与新能源领域,勇于攻坚克难,努力在科研创新和人才培养方面取得新突破,为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贡献力量。
民进会员、材料学院教授 栾新刚: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对伟大抗战胜利的深刻阐述和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积极倡导,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华民族对苦难历史的深刻铭记、对和平发展的坚定追求,以及对人类共同福祉的深切关怀。阅兵过程中,战士们坚毅的眼神、整齐的动作、响亮的口号,令我由衷敬佩的同时,也给予了无比的安全感和自豪感。陆海空天各型新式装备的集中展示,令人震撼与触动,也让我心生强烈的使命感和紧迫感。未来工作中,我定将以更加细致扎实的作风、吃苦耐劳的精神和深入应用的实践,不断提升自身能力,积极服务于国家发展所需。
农工党党员、材料学院教授 王涛:收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倍感震撼与振奋,强军兴军成就令人自豪。整齐方阵展现出的昂扬风貌,凝聚国家精气神;先进装备的体系化力,折射我国由“硬”到“软”的综合实力跃升,也是自立自强、原始创新与体系支撑的注脚。作为材料学院教师,我深知“一代材料、一代器件、一代装备”,下一步将聚焦关键核心材料与工艺,推动产学研深度协同,以材料革新驱动装备迭代,以高质量科研服务强国强军,贡献绵薄之力。
致公党党员、机电学院副教授 霍鲁斌:军魂铸盛世,豪情向未来。作为一名中国致公党党员,我激动万分地观看了纪念大会直播。当国歌声响起的那一刻,我内心万分激动,难以抑制内心喷薄而出的爱国之情;当新式战机如同利刃划破天空呼啸而过,作为航空宇航制造工程专业的教师,为能亲身参与航空新型号关键技术攻关而感到无比自豪。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以后的教学和科研中,我将更加脚踏实地、不畏艰险,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九三学社社员、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 樊元成:看到一个个方阵昂首挺胸地走过天安门前,气势恢宏、斗志昂扬,我感到无比振奋。目睹我国新一代武器装备精彩亮相,我深深为伟大祖国的强盛与进步感到自豪。尤其令我激动的是,在这些代表国家最高水平的科研与工程力量中有我校师生、校友的身影。面向国家对新域新质先进技术的迫切需求,作为从事基础学科研究的青年教师,我将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持续努力,将团队的研究紧密地与西工大“三航”特色交叉结合,为国家的科技事业贡献绵薄力量。
省知联会副会长、无党派人士、极端力学研究院副院长、教授 谢彦博:纪念大会上,整齐的方阵、先进的装备,展现了我国综合国力的显著提升和国防现代化的伟大成就。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令人振奋,我深刻体会到和平与发展来之不易,更加坚定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作为一名党外人士和高校教育工作者,我深切感受到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重要性。今后将立足基础前沿研究,将阅兵激发的爱国热情转化为实际行动,聚焦极端条件下的关键力学基础问题和服务人工智能的前沿科学问题,力争在原创性成果方面取得突破和核心技术攻关上贡献自己的力量,为实现科技强国和教育强国的目标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不懈奋斗。
省侨联副主席、九三学社社员、柔性电子研究院院长、教授 官操:观看大会,我心潮澎湃,无比激动,无比自豪。天安门广场上,受阅方队的铿锵步伐震撼人心,装备方阵的铁流滚滚气势如虹,生动展现出今日祖国日益强大的国防力量。先烈们用鲜血换来的和平盛世,值得我们倍加珍惜。作为一名归国科研工作者,我们应传承老一辈科学家们的精神风骨,主动将个人研究方向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攻坚克难、勇攀高峰。对历史最好的纪念就是开创历史!我们必将以科技自立自强为己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全部力量。
无党派人士、材料学院教授 李晓强:收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十分感动和自豪。我们应当永远铭记历史,加倍珍惜和捍卫祖国来之不易的和平稳定;要坚定不移地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发展尖端军事科技,强国兴军。作为核科学与技术领域承担国家多项重大攻关任务的项目负责人,我将不忘初心使命,变压力为动力,一如既往地带领团队攻坚克难,脚踏实地,追求卓越,高质量完成国家的每一项目标任务。
无党派人士、民航学院副院长、教授 张超:砥砺前行,共筑强国梦。作为一名党外人士,满怀激动地观看了纪念大会,深刻感受到了我国军工科技自主创新和国防现代化的卓越成就。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历史承载过去,也启迪未来”,我深刻认识到新时代的伟大成就源于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和全国人民的团结奋斗。阅兵式上展示的新型装备和新质战力,展现了中国军队捍卫和平的决心与强国复兴的豪迈气概,其中一些展示装备,我曾有幸参与科研攻关,为此感到无比自豪。我将以此为动力,将内心的震撼和感动转化为推动教育事业发展和科研创新突破的实际行动,努力为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建设贡献智慧与力量。
(文/陈媛媛 图/张娟 审核/肖静)